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信息化、知识密集型的特点日趋明显,国内大量优秀文化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但在中国文化市场走向繁荣的背后,大量盗版、假冒伪劣文化产品也在暗流涌动。毋庸置疑,版权保护日益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我国版权?;の侍猓?,中国版权?;ぶ行牡澄榧恰⒅魅嗡锉α纸邮堋吨泄挛懦霭婀愕绫ā芳钦叩牟煞?。
文化自信对于版权发展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揭示了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发展所具有的根本性意义。
“回顾历史,以大历史观审视我国版权起源与发展轨迹,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中国有着千年的版权史。随着印刷术的西传,西方国家经过技术传播和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图书印刷业的繁荣,进而推动西方版权观念的萌芽,也为现代版权立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の幕匆狻⒋俳拿鞣⒄沟闹匾?。”孙宝林说。
孙宝林深知文化自信对于版权发展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的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版权的文化自信也来源于文化的主体性,根植于党的坚强领导。”
依托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版权在文化繁荣、反哺经济发展上也逐渐发挥着更大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9.3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44%,版权产业逐渐成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版权制度体系日益完备、版权作品极大丰富、版权?;と涨餮细?、版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版权意识显著提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点。这既是中国版权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证。”孙宝林告诉记者。
版权应结合新技术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是技术之子,版权的发展始终与技术相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实践,版权领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以上现象,孙宝林说,版权工作与人工智能技术息息相关,特别是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相互融合,版权保护与服务应当融入大模型及其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的全流程,确保版权在其中发挥最大作用,为新兴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孙宝林表示,版权保护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为人的创造创新而服务,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应深入思考如何通过版权?;び敕瘢迪质执匆夂侠砗瞎娴厥褂茫币脖U洗テ教ɑ竦煤戏ê瞎娴睦?,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社会营造尊重原创、尊重劳动、尊重版权的良好氛围。
版权是文化的内核、创意的化身,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版权保护工作,孙宝林认为,开展版权文化研究、版权宣传普及工作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作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带领团队推动版权文化研究、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版权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强社会版权?;ひ馐杜嘌男逃ぷ?;编著《中国互联网版权发展报告(2024)》,聚焦互联网版权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拓以互联网版权为主体内容的研究视野与范畴,探寻互联网版权发展?;ば侣肪?。